作者:佚名
更新时间:2021-03-15
浏览次数:
你的脸是属于哪些风格?为何他们独有少女感? 
还记得《伪装者》里的明台跟程锦云吧,他们就是混搭: 
△扮演明台的胡歌同志端庄英俊,而剧中CP程锦云平凡无亮点,拿到主角也没有光环那个。 也有人对她的容貌有意见:说她腼腆显老还显土,肉松、大脸、眼神木、浑身上下没灵力。 
不少网友表示无法接受,发帖以明志: 
观众对宋轶扮演的于曼丽,喜爱大大超过了程锦云,可以说女一的人缘被女二完爆了: 
这张图片就出自带着情绪的网友之手: 
像这些源于逼格,附加唱功,最后忠于审美眼缘的事例太多了,我们再来找几个事例。 《宫锁连城》里的袁姗姗,被戴娇倩出演的女二号逼格绝对性的压倒: 
《神雕侠侣》里的煎饼脸小龙女,完全抵不过张馨予的李莫愁出彩。 观众群起感慨杨过瞎了: 
男星也有此类情况。 《飞天潜龙》里的杜德伟和男二号严屹宽,质感一个现代一个古典,和剧情的画风相比,杜德伟忽然出戏了: 
其实说不上逼格高下,每个人知性不同,输出的觉得就不同,大家给外貌的定位就不同。 陈妍希的性感张馨予未必能有: 
杜德伟的金属痞感严屹宽也做不到: 
演员对角色的认识基于主观的见识和有限制的揣测,这种认知经验是有限的。 剧中人物留给艺人感同身受的空间不大,最直截了当的形式就是找知性相符的人兼任,这也是剧本挑对艺人就成功了一半的捷径。 好艺人研究人物心理变化,把心理活动付诸肢体和神情,如果艺人本身就不是相像的那款,难免会评析过度和用力过猛。 过分渲染唱功在剧情中变得多此一举,演员辛苦,观众更辛苦。 
记得郑秀文演的《长恨歌》吧。 当年郑秀文卯足了劲想要变革,在王琦瑶头上下了大工夫,又是撞树又是歇斯底里。 结果呢,从样貌到唱功到口音,被吐槽了个遍,还因此患上了抑郁症。 
导演关锦鹏是看中了郑秀文的风情,才坚持请她来演旧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小妹。 但是郑秀文的风情是都市、时尚、慵懒、中性、还有破罐子破摔般的大大咧咧。 
王琦瑶的风情一举手一旋即中带着淡淡倦倦,眼睛里是无形的欲望和长长的失意,身姿总是牵念,思绪总在远方,郑秀文只表演了王琦瑶的苍凉与悲剧感。 连作者王安忆自己都说郑秀文,颧骨高的男人,总觉得有这么一点乡土气。 

郑秀文的高颧骨和方脸在清纯委婉的人设里,是失败是bug是不合时宜,但在港剧都市剧中,又是冷酷低调和负疚。 

画风不同,效果迥异,选对主队能够御风而行。 很多编剧深知外貌和角色的关系,本色上场和“演”总是有差别的,这是个简单的大道理。 王家卫用张国荣,因为他华丽、颓靡、不羁,总是在边沿游离: 
用梁朝伟,因为他抑郁、沉默、总能在暗处奔涌: 
刘德华一次次自荐演王家卫的影片,终于有个警员的角色,王家卫还使他把警帽抬高,低到看不见双眼才对: 
为什么? 因为刘德华是阳光下的正能量,他看起来正直、坚毅、聪明、是根正苗红的好青年,直接去演007就行了,在王家卫饱含情绪色调的影片里,显然没有他的用武之地: 
范冰冰仍然被骂没唱功,但是苏妲己一下来,对了,狐狸精就是这样,她不用调戏谁,男人都抢着上钩: 
我仍然认为长相和角色有种奇妙的关系,有些角色注定是属于某些人的,他不需要有多出人意料的表现,只要站在那儿,本身就成了剧情鲜活的一部分。 角色契合度就是基于样貌能掌握的画风程度,这种契合可以延展到生活中,画风能决定你的整体Style,你的样子就是你的第一名片。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逼格的画风类型,看看有没有你的那一款。 一、老人喜欢的好嫁型 面如银盘是旧社会的媒人对男子的最佳赞扬,因为在相术中,这样的大脸代表旺夫、有福气,能给家族带来兴盛。 典雅的薛宝钗和瘦弱的林黛玉相比,老人家选儿媳妇肯定要神采奕奕的薛宝钗,劝丈夫远离沮丧敏感的林黛玉: 
即使在现在,略显壮实的女孩就会被家长们津津乐道。 如果你的头型也是好嫁型,你都会发觉每次亲友派对的时侯,阿姨们也会忙不迭的把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你,妈妈们见你象见了亲女儿一样热情。 |